
教練是當今最新管理方式中的一種,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熱門的形式之一,但它又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管理。它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,正逐漸延伸至美國的知名企業,如國際商業機器公司、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及柯達的每個職員身上。”(《財富》雜志)
教練是教練人的態度。這看似簡單的智慧卻締造了無數卓越的成就,而今天,傳奇還在延續……
教練不是“私塾先生”
誤區
有一次,一個新教練分享到,他覺得做教練做得很辛苦,因為無論他用什么方法,他都搞不定被教練者。 教練當即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教練:“你為什么要搞定他呢?教練只是一面鏡子嘛,作為一面鏡子要去搞定一個人,當然會很辛苦啦。”
教練抓住了教練的本義來給予教練,所以很有效。
那位新教練分享的是很多剛做教練的人都會面臨的一個誤區。
正解
教練不是“教父”或“私塾先生”,要證明自己比對方強,自己是對的,自己可以征服、壓倒對方。教練的工作只是運用教練的各種能力和技巧,盡可能準確、到位地反映對方的目標、位置、心態給對方看。
通常,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就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價值觀,之后他所做的事就是去收集證據證明自己這一套是對的。這時,如果你要去告訴一個成年人他該如何去改變,他通常很難接受。最好的方法是讓他自己去看,你越能準確地讓他看清自己,對方就越能“搞定”自己。
如果一定要說教練可以搞定對方的話,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的。因為,能真正搞定他的人,只能是他自己。